潼湖基地:初心不改 再起新航
来源:太阳集团电子游戏 日期:2022-06-16

潼湖基地,位于广东省东江下游,这里原为“雨天水茫茫,晴天尘土扬”的季节湖,方圆近百里。20世纪60年代末,为响应毛主席号召,驻地官兵和在潼湖锻炼的千名大学生“三战潼湖”,把潼湖草滩建设成为大型生产基地。

这片热土历经世事沧桑,曾创造过“当年围垦,当年种双稻,当年跨千斤”的奇迹。如今,潼湖有着“湖上春来似画图”的美景,这是无数基地前辈用汗水、青春和生命浇灌的硕果。

基地大院

修筑大堤劳作忙

1969年11月,一大批热血青年来到潼湖。此时的潼湖已经历过两次开垦,第一次是1966年,实现了冬围春种;第二次是1969年,造田一万多亩,获得了大面积丰收。而这一次“三战潼湖”,大家决心要实现“当年围垦,当年种双稻,当年跨千斤”的生产目标。

要保证时效春围春种,就要赶在春雨到来之前迅速筑起大堤。某营指战员发扬一不怕苦、二不怕累的革命精神,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在寒冷的戈壁上拉起了160米长的排灌区,提前完成了任务。

大雨大干,小雨猛干,大家住的草棚房是用稻草和泥糊成的,劳作在一脚踏下没到膝盖的泥滩里,冬季冰冷刺骨,腿脚冻得红肿开裂。“一肩扛起千斤重,昂首阔步向前冲。”战士们把出土量由每人每天完成3立方米提高到10立方米,大大加快了工程的进度。广大指战员筑起了长达19里、底宽24米、腰高8.5米的大堤,围湖面积16000多亩,洪水危害潼湖的历史一去不复返。

大堤建好了,但真正的辛苦才刚刚起步。插秧、种稻知识欠缺,又恰逢“双抢”(即夏收夏种),上万名士兵争分夺秒在农田里劳作。盛夏,顶烈日战酷暑,克服虫害特别是蚂蟥猖狂的影响;秋季,4万多亩水稻要收割、晒干、运输、入库……秧苗的丰收仍然面临着很多新问题,广大指战员召开现场会,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,加强田间管理,及时消灭病虫害,为高产、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当地老农也赶来支援,军民共同迎接“三战潼湖”的第一个丰收季的到来。

“不惧雷暴”搞生产

没有轰轰烈烈的战役,只有看似平静的潼湖,但这平静之下,却有着不平凡的故事。潼湖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,决定了伴着雨水的电闪雷鸣毫不逊色于战场的枪林弹雨。

一年春天,为了赶上春种的好时节,大家早早地在田间劳作。不料春雷来得早,一道极强烈的闪电划破天际直击地面,就像汽油弹一样,紧接着一声巨响。某连侦察班杨小耀正拿着一块木板准备把墙面熨平。突然,这块木板被雷打飞了,他迅速跑到户外,看到连里有9个同志已被雷电击倒,有的想尝试站起来但没有成功,还有的已昏迷不醒。

在开展生产备战的8年间,雷电、台风带来的人员伤亡是惨痛的,许多英烈长眠在了潼湖大地上。

转变思路谋发展

2019年年底,潼湖人初心不改,继往开来、再起新航。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把握机会,迎接挑战,聚精会神搞建设,齐心协力谋发展。一方面转变工作思路,用企业标准理念改造队伍,在稳定现有经营项目的基础上,用力盘活闲置资产,做好中长期规划,理清发展思路,稳步推进生产运营。另一方面充分借助外力,按照“依靠4个力量、健全4个体系”要求,加强与消防、安监、环保等职能部门沟通联系,在防汛抗洪、消防、安全、环保等方面形成有效协调机制,为抓好相关工作打下基础。

50年来,一代代潼湖人把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献给了潼湖。今天,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融通人的手上,潼湖基地人将继承和发扬勇敢战斗、不畏牺牲、不怕辛苦、连续作战的精神,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。

辛勤劳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