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淀基地:从荒芜盐碱地到渤海盐业明珠
来源:太阳集团电子游戏 日期:2022-06-16

在天津市老塘沽城区东侧,有一片水域,涨潮时水深2米多,退潮时露出海滩。20世纪70年代,为了增强部队自给能力、提高官兵生活质量,人民军队开进这片盐碱地,自力更生开发建设盐场。在当时各种恶劣条件下,经过几代官兵的艰苦奋斗,盐场面积逐渐扩大到上千亩,并一次次创造出产盐史上的奇迹。如今的千亩盐滩一望无际,纵横交错,银光闪闪,华美异常,这是一代代扒盐官兵艰苦奋斗、团结协作的劳动结晶。

艰苦奋斗 不叫苦累

俗话说,“人怕扒盐,驴怕驮盐”。在沿海地区,扒盐一直是最苦最累的职业之一。从1970年组建盐场至1985年间,盐厂没有任何产盐设备,日常产盐工序全靠人力。刚开始担任扒盐任务的官兵没有经验,就把附近的老盐工请过来,一步一步学,一点一滴钻研,不到一个月就掌握了扒盐的全部流程,日产盐达到100余吨。

“没干过的不知道,苦累只有我们自己知道。”曾经在这里工作过的退伍老兵黄伦军说,扒盐官兵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皮肤黝黑,手上都有被盐耙子磨出的厚厚老茧,坚硬粗糙。特别是最苦的收盐季,暴晒中盐池的水经太阳直射后能达到40多摄氏度,尽管太阳炙烤,炎热难当,战士们却要穿着厚厚的皮裤、过膝的水靴工作,一踩到水里瞬间就能感到热气上涌,身上的衣服被汗浸得从来就没干过。因为光照非常厉害,很容易灼伤皮肤,战士们劳作时晕倒在盐池里的事情经常发生,被背上岸喝点水、吹吹风,清醒一会儿后,他们就又踏进盐池继续工作。由于常年在潮湿的环境中劳作,很多官兵患上了关节炎,但为了完成保障任务,一代代官兵咬着牙坚持了下来。

20世纪80年代后,盐场逐渐配备了机械设备,官兵们的劳动强度减少了。为了提高生产效益,官兵开始边扒盐边钻研开发新技术,邀请地方专家做技术指导,不断更新产盐技术,从1985年开始,铺设砖路,下埋管道,进入管道半自动化扒盐时代,产盐量再创新高,日产盐达到200吨,成为渤海盐业明珠。2002年因出色完成任务,基地荣获集体三等功。

传承精神 转型发展

盐场成立之初,官兵生活异常艰苦,住的是竹片连接起来的简易房,每天海风都吹得房子嘎吱嘎吱响,有时睡到半夜竹房子还会被海风吹倒。官兵吃水也面临巨大的困难,当时盐场周边最近的一口水井有5公里远,而且还是含盐量极高的一口咸水井,每天官兵们起床的第一件事,就是拿起扁担步行到5公里外的这口咸水井,把一天的生活用水一桶一桶挑回来。附近的老百姓提起当年担负扒盐任务的官兵,都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说:“那些解放军是我们见过最能吃苦的‘扒盐工’!”

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盐场开始自主经营,并招聘社会工人,进入了转型发展的新时代。但扒盐官兵流传下来的艰苦奋斗、团结协作的精神却没有变,被一代代扒盐人牢记于心、付诸于行。2020年新承包这片盐场的承包户刘有全说:“我们将带领员工继续发扬扒盐工精神,做好经营管理,实现资产保值增值,实现盐场员工的创收增收,更好服务国家建设。”

走得再远,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;成就再辉煌,也不能忘记曾经的奋斗和牺牲。扒盐官兵的精神生动反映了人民子弟兵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的曲折和艰辛,见证了我国不断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。这些红色资源是我们党和人民的精神财富,其蕴含的红色传统、红色基因已融进融通人的精神血脉。

垂钓塘

盐田机械化作业

观光农业办公楼